如果印度人民党赢得三分之二的多数席位,人们担心该党将修改印度宪法,改变其自由民主和世俗主义的核心原则,并宣布印度成为一个多数印度教国家。
前国大党政权无法利用其政绩来获取选举收益,这与莫迪在印度经济和军事成就以及国际地位提升方面向公众展示的不同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巧妙的宣传,尤其是利用社交媒体,使这一点成为可能。印度在印太地区的平衡中国崛起和侵略行为的摇摆不定的地位,帮助印度获得了地缘政治优势,莫迪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来获得自己的选举胜利。他利用有争议的宗教民族主义,包括在阿约提亚一座被毁坏的穆斯林清真寺上修建一座寺庙,废除赋予查谟和克什米尔特殊自治地位的宪法第 370 条,并增加允许来自邻国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流离失所的少数民族(穆斯林除外)获得公民身份的计划,来巩固他在狂热的印度民族主义团体中的支持。 1800 万印度侨民中有许多亲印度教团体,他们通过提供资金和精神支持来帮助莫迪的努力。
尽管崛起的实力可能有助于莫迪第三次连任,但事情还有另一面。从长远来看,印度人民党政府的一些内部政策可能会使合法性和可持续性受到质疑,从而削弱这一地位的实现。最大的挑战是印度人民党执政期间民主的倒退。如今,自由之家将 游戏数据 印度列为第 66 位的“部分自由国家” ,评级机构V-Dem最近将印度降级为“选举专制国家”。莫迪执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限制言论自由和其他基本民主权利的措施,削弱了印度的民主资质,而民主资质是印度的主要软实力资产之一。同样,由于印度人民党及其激进意识形态分支 Rastriya Swayam Sevak Sangh (RSS) 直接努力推行印度教多数主义,因此世俗主义(印度独立以来的另一个软实力标志)也随之减弱。
民主倒退预示着印度作为自由民主崛起大国的地位将面临相当大的困难。言论自由面临巨大挑战,印度共产党对印度司法系统意识形态控制日益加强,少数民族权利受到侵犯,政府机构(如执法局)骚扰和逮捕反对派领导人,所有这些都预示着一个非自由国家的出现,即使定期举行选举也是如此。尽管旨在使印度教凌驾于所有其他宗教团体之上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印度教特性)越来越受到印度教选民和海外印度教人士的同情,但它作为一种有吸引力的意识形态或政治秩序模式,仍未在国际上获得任何支持。它尚未为新兴的世界秩序提出一个连贯而令人信服的议程。
印度国父圣雄甘地利用印度教和佛教的宗教思想,如非暴力( Ahimsa)等,发展出了他的非暴力斗争模式。莫迪在第三任期内能否有意识地努力将印度发展为一个包容的民主国家,并将印度教的和平和宽容方面推到前台?还是说,印度民主例外主义会演变为根深蒂固的民粹主义多数主义制度,并随之而来对民主自由构成挑战,即使印度取得了实质性的物质进步?包括美国和欧洲在内的许多国家同时出现的民主倒退,对印度在这方面的前景没有帮助。印度可能仍会获得更高的地缘政治地位(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和稳定的经济增长,这将使其在未来二十年或更长时间内成为贸易和外国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以及技术合格劳动力和移民的来源。出于公平、解决许多集体行动问题的努力以及提高国际机构的效力等原因,印度需要更多地参与全球治理。印度的和平解决将改变大国通过战争崛起和衰落的历史模式。印度国内是否能和平解决尚待确定。即将举行的选举将极大地决定印度的国内政治和外交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