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K9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价值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 9 (PCSK9) 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新兴靶点,但 PCSK9 水平在指导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尚不清楚。
本研究前瞻性评估了血浆 PCSK9 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患者预后的价值。
在瑞士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对 2,030 名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 ACS 患者进行了血浆 PCSK9 水平测定。
通过调整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登记处 (GRACE) 变量以及 LDL 胆固醇达到<1.8 mmol/L 的目标值,评估了 1 年时 PCSK9 三分位数与全因死亡之间的关联。
血管造影显示 PCSK9 水平较高的患者更有可能患有临床家族性 店铺 高胆固醇血症(率比 [RR] = 1.21)、接受降脂治疗(RR = 1.46)、出现较长间隔的胸痛(RR = 1.29)以及 C 反应蛋白水平较高(RR = 1.2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后 12 至 24 小时,PCSK9 会升高(374 vs 323 ng/mL,P < .001)。
在 1 年的随访中,PCSK9 水平较高的三分位数与 PCSK9 水平较低的三分位数相比,全因死亡的风险比为 1.13,并且在根据 GRACE 评分进行调整后仍然相似。PCSK9
水平较高的患者不太可能达到推荐的 LDL-C 目标(RR = 0.81)。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胆固醇血症相关,但无法预测1年死亡率。GDF-15 水平可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大出血和心血管事件
生长分化因子15 (GDF-15) 可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合心血管事件。
我们研究了 ACS 患者 GDF-15 水平与大出血、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个体心血管事件之间的独立关联。
在血小板抑制与患者预后 (PLATO) 试验中,对随机接受氯吡格雷 [波立维] 或替格瑞洛 [BRilique] 治疗的 ACS 患者 (n = 16,876) 的基线生长分化因子 15 进行了分析。GDF
-15 水平与冠状动脉疾病范围以及 12 个月随访期间所有类型的非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相关的大出血、自发性心肌梗死、卒中和死亡相关。
在校正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预后生物标志物(N末端促B型利钠肽、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和高敏肌钙蛋白T)的Cox比例风险模型中,GDF-15水平每增加1个标准差(SD),大出血风险增加,风险比(HR)为1.37,且不同出血部位的风险增加幅度相似。GDF
-15水平增加1个标准差(SD),心血管死亡、自发性心肌梗死和卒中综合风险增加的HR为1.29,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的HR为1.41,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的HR为1.41,自发性心肌梗死风险增加的HR为1.15,卒中风险增加的HR为1.19。
将GDF-15加入危险因素后,C统计量对心血管死亡和非CABG大出血的预测能力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GDF-15 水平较高与各类非 CABG 大出血、自发性心肌梗死和卒中风险较高,以及心血管死亡率和总死亡率较高相关,并且似乎可以改善心血管死亡率和大出血的风险分层,使其超越危险因素。